春见耙耙柑
品种来源:春见耙耙柑原产于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,是 1979 年日本以清见与椪柑 F-2432 杂交育成,1996 年进行品种登记,后被中国引进,在中国江西、福建、四川、重庆、湖南、浙江等地均有引种栽培。
名字由来:在四川话中,“耙” 是 “软” 的意思,成熟后的耙耙柑,皮和果肉极易分离,出现中空的情况,拿在手里非常软,因此被叫做 “耙耙柑”;又因其成熟期恰逢迎春之际,寓意美好,所以也被称为 “春见”。
春见耙耙柑
果实形状:果实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,果大且重,基部短颈有或无,顶部广圆,顶端广凹。
果皮色泽:果皮为橙色,看起来较光滑,富光泽,油胞小而密,凸出,果皮薄,包着较紧实,但剥皮较易。
果肉质地:果肉深橙色,质地脆嫩多汁,囊壁薄,极化渣,风味浓郁,无核,单果重一般在 230 克左右,大者可达 460 克。
甜度高:含糖量高,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12%-16%,最高可达 18%,尝起来甘甜无比,酸甜比例恰到好处,能甜到心坎里。
细嫩多汁:果肉细嫩如果冻,果粒饱满,轻咬之下,果粒会在口中粒粒爆开,爆出大量果汁,就像在嘴巴里榨果汁,具有独特的爆珠口感。
化渣性好:囊壁薄,几乎没有残渣感,吃起来清爽无负担,让人回味无穷。
维生素丰富:富含维生素 C,每 100 克鲜重中维生素 C 含量为 30.5 毫克,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,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,抑制黑色素形成,减少色素沉着,促进肌肤胶原蛋白的合成,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。
有机酸含量高:含有柠檬酸等有机酸,能够促进胃部一些消化酶的活性,促进胃肠蠕动,进而提高肠胃的消化功能,有助于润肠通便。
其他营养成分:还含有胡萝卜素、B 族维生素、维生素 E、膳食纤维以及钙、铁、磷等矿物元素,能为机体正常活动提供能量支持,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生长环境:春见耙耙柑喜微酸、温暖湿润的环境,一般种植在微酸性土壤中,相对温度和湿度在 26℃和 75% 左右最好。
生长周期:生长周期较长,大约为 270 天 - 300 天,果实 11 月中下旬完全着色,成熟期在 12 月中下旬至 1 月上旬。
储存方式:可以冷箱保鲜或者常温保存,一般放到冰箱里冷藏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。收到耙耙柑后,如果觉得不够甜,可再放两天,会回糖变得更甜。
食用方法:直接剥皮食用是最常见的方式,也可以榨汁喝,还能做成沙拉、果酱、甜品等,如将耙耙柑果肉放入榨汁机中,加入水、蜂蜜榨成果汁;或者将耙耙柑剥开,放入面粉、鸡蛋、水调成的糊,再粘上面包糠,中火下锅,炸至双面金黄做成炸耙耙柑等。